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

首页>设备运维

国网辽宁电力创新检修模式实现提质增效

作者:刘子健   发布时间:2016-03-23

       综合大检修可以有效减少电网非正常方式运行时间和工作人员现场作业时间。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坤说:“综合大检修相当于给一个变电站或者一条线路进行一次大体检、大消缺,终极目标就是要对我们的整个管理工作,形成一种有序的、精益化的提升。通过现代技术和装备对传统检修模式进行的变革,最终达到电网更安全、现场作业更便捷高效,同时也实现了电网和人身安全。”

改造——老旧变电站迎新生

       随着输变电设备的逐年增多,电网临时运行方式的增加,一线检修人员工作量大增,但各种问题仍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而常规检修方式的“小修小补”“边供电边检修”,很难一次解决所有问题。以运行31年之久的沈阳220千伏高台变电站为例,如采用常规改造施工方法,系统非正常运行时间长,用户停电频繁,电量损失大,作业环境极其复杂且工期长。
       2015年9月10日,220千伏高台变电站综合大检修正式开工。沈阳供电公司通过制定66千伏预母线代替双母线供电,采取设置母联开关及母联备自投,形成66千伏预母线为单母线分段的“倒拉牛”接线方式,解决了这个难题,且临近变电站可作为备用电源。同时,沈阳供电公司通过科学安排,同步实施了20座66千伏变电站、14条66千伏输电线路、112条10千伏线路的修试、消缺、反措落实等工作,并检修了客户电力设备。最终,检修任务只用51天就全部完成,实现了高台变电站3至5年内设备不检修,区域内66千伏变电站和10千伏设备作业量大幅下降的目标。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变电专业精益化管理评价规范》相关细则,高台变电站由改造前的378.5分(满分900分)提升至改造后的867分。
       国网辽宁电力2015年开展综合大检修的15个220千伏变电站均采取了作业区域全停电方式,并遵循“一停多用”的方式,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还极大地提升了检修效率。15个220千伏综合大检修项目累计减少输电线路非正常运行方式时间1013小时、母线非正常运行方式时间3291小时、现场人员作业时间1468小时,减少工作票803份,减少运维人员操作52690项,减少生产车辆用车2320辆/小时。
       国网辽宁电力在推行综合大检修期间,充分应用“七三工作法”来提质增效。该工作法的核心即整合人财物资源,将70%的精力用在停电前的准备阶段,30%的精力用在停电后的实施阶段,最大限度减少停电后的工作量,提高检修质效和安全系数。

协同——共创综合大检修新模式

       各单位通过开展‘大兵团、多工种’并行作业,形成了各专业密切配合,各流程和横向、纵向的衔接非常紧密,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到最好,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劳动成本。”国网辽宁电力运维检修部主任于长广对综合大检修的效率深有感触。
       “大兵团、多工种”,是国网辽宁电力通过综合大检修工作,使生产、基建、用户、厂家等协同作业,实现单兵种作战向多兵种联合作战的转变;通过工程外委和整合利用区域内人员、装备、技术资源,内部协同、外部配合,协作水平逐步提高。
       国网辽宁电力副总经理张国威说:“综合大检修是一项全新的管理创新,对统一思想认识和做法、统一规范管理制度体系非常重要。在前期充分研究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运检部组织制定了综合大检修工作管理的指导意见,发展部、安质部、调控中心、物资部等职能部门分别从专业角度提出了意见,以指导各基层单位工作开展,并在实践中动态修订。”
       通过在主网推行综合大检修,配网实行状态检修,划清了责任界面,防止因组织机构庞大、责任交叉等造成的责任虚化和弱化,消除责任结合部的安全死角,构建了该公司“三集五大”体系良好的互动机制,切实减轻了基层负担,充分展现了“两个转变”改革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