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

首页>电力要闻

协会活动更多>>

两会:能源央企掌门人言论集萃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3-17

能源央企掌门

两会上都说了啥?

       当前正值全国两会召开,来自能源电力央企的代表委员集中亮相,他们或提交议案、提案,或参与分组讨论,或接受媒体采访,以各种不同形式建言献策、参政议政。我们此次整理出部分能源央企主要负责人的建言内容,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与探讨。

全国政协委员 辛保安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辛保安,在参加环境资源界委员联组会时进行了发言。辛保安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

       辛保安介绍,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总装机25.6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煤电,达到12亿千瓦以上,占总装机比重47.3%,新能源利用率保持95%以上,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上升到25%以上。我国能源结构不断优化,绿电消费持续扩大,能效水平稳步提升,降碳减排效果明显,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能源电力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此外,辛保安还就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 孟振平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孟振平提交了关于数字化绿色化协同(以下简称“两化协同”)促进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以下简称“两型建设”)的提案,建议以数字化引领绿色化发展,以绿色化带动数字化升级,以数字电网为关键载体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推动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以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孟振平在提案中提出,数字电网依托“数据+算力+算法”,统筹解决海量主体泛在、多维时空平衡、实时双向互动等难题,可支撑多能协同互补,促进源网荷储互动,推动多网融合互联,是“两化协同”的集中体现,在“两型建设”中切实发挥关键载体作用。

       孟振平建议将“两化协同”作为重要内容,深化“两型建设”顶层设计,加快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发展局面。同时,将数字电网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行动项,纳入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一体规划、一体建设。加快数字电网建设,打造“两化协同”标杆示范、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典型实践。建议支持电网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延链强链补链,推动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此外,建议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加强数字技术、绿色技术等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全国政协委员 温枢刚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表示,加快能源电力绿色低碳发展,是保障能源安全、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催生发展新动能的有效途径。

       “我所在的资源环境界别,是时隔30年中国政协再次增设的新界别,这反映了党和国家对环境资源的重视上升到了前所未有新高度。”温枢刚表示,能源电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巨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能源安全风险亟待化解、绿色低碳转型时间紧迫、电力市场机制有待完善等,需要汇聚合力破解这些发展难题。

       针对当前新能源配置储能整体利用率偏低问题,温枢刚建议,充分挖掘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推动新能源配置储能向实际需要转变,充分考虑电源特性,优化新能源配置储能的规模和方式。鼓励新能源基地集中配置储能,积极发展共享储能、电网侧储能、用户侧储能。

全国政协委员 邹磊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表示,中国大唐集团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家能源电力央企,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伟大事业进程中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是国家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基石,必须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充分发挥能源电力央企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表率作用。

       邹磊表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新时代十年是电力央企发展质量最好、清洁低碳转型速度最快的十年。十年来,电力央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邹磊认为,能源电力央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阵地在能源,我国是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要求高力度大。电力和热力行业是环境污染及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碳排放占比约为50%,必须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好“领头雁”作用。能源电力央企是推进能源革命的核心动力。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我国将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大力实施电能替代是其中关键环节。电力央企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人才优势、创新优势,在推进能源革命过程中具有引领作用,更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力量。能源电力央企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稳妥降低化石能源用量是降碳重要方向,电力央企是煤炭用量大户,必须不断提升清洁能源比重,科学有序发展先进煤电,不断加大降碳力度,在推进实现“双碳”目标中坚定做表率、走在前。

全国政协委员 江毅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国政协委员,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表示,作为能源央企,中国华电坚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不断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供给服务质量,在加快绿色发展、强化科技创新等方面主动作为。10年来,公司装机容量跃升至1.91亿千瓦,资产总额跃升至1万亿元以上,较2012年分别增长了87.3%、69.3%,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由25%提升至47.2%。

       江毅认为,成就喜人,挑战犹存。新征程上,还应奋力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乘势而上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的领导独特优势,加快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大力度打造现代新国企,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华电将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积极参与新能源、综合智慧能源、氢能、储能等新兴业务,加快推进数字化赋能产业升级,提高管理效益效率。

全国政协委员 钱智民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3月7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钱智民作了发言。

       钱智民表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和“压舱石”,在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实现创新引领和服务国计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钱智民同时认为,内外部发展形势的深刻变化对强化国有企业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提出了新要求。站在全新的历史阶段,国有企业在产业引领、科技创新、公司治理方面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分别是国有企业的产业引领作用还需进一步发挥;部分国有企业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董事会“定战略”职能需进一步加强。

       为此,钱智民建议:

       第一,积极发挥产业引领作用。国有龙头企业应心怀“国之大者”,充分发挥引擎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主动与产业链上下游的科研机构、高校、民营企业积极沟通,构建产业链发展联盟,牵头建立协调会商和利益共享机制。各类国有企业可以更加主动作为,发挥市场优势和资金优势,通过战略合作、参(控)股等方式,与产业链中小企业建立伙伴关系,提供更多产品和技术的应用场景,共同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第二,加快推动创新型国有企业建设。在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利用管理和技术优势,在部分社会资本看不到、不敢做、不想做的关键领域,整合集聚创新资源,攻关“卡脖子”技术,布局战略性前沿技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绿色制造、生物医疗、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赋予企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加大激励力度。

       第三,完善董事会职能定位与运作机制。在平衡好国家长期利益和企业短期经营风险时,应更加注重发挥董事会在“定战略”方面的作用,围绕事关长远性、全局性问题,在兼顾“防风险”这一“踩刹车”职责的同时,也要履行好“踩油门”职责,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要,提升局势预判、危机应变和动态调整能力,实现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三重定位的统筹兼顾。同时,将激励创新、激发活力等指标纳入董事会履职评价体系,出台履职容错纠错机制,让董事会在企业创新发展中“敢于拍板”“拍得了板”。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要勇于担当起“三大责任”,以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不断深化改革,创新见效,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 杨长利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联合其他14位全国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大核电发展力度,拓展内陆地区建设,推广核能供暖的提案》。一方面是为充分发挥核电战略价值和积极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大力度,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未来十年保持每年核准开工10台以上机组的稳定节奏;另一方面是建议做好核能供暖示范项目经验总结,进一步开展技术经济性和商业模式研究,条件成熟后尽快在北方地区大中城市推广应用,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

       杨长利认为,大力发展核能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落实“双碳”目标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在践行“双碳”战略大背景下,我国无法再大规模新增化石燃料进行发电,在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占比日益提高的电力系统中,需要核电作为“稳定电源”,与新能源形成互补,发挥基础支撑作用。核电作为高效能源,能量密度高、无间歇性、受自然条件约束少,具有稳定供应能力,是增强能源安全的重要选项。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用电高峰时段,核电可以充分发挥其稳定可靠、适宜承担电网基本负荷的比较优势。

       关于核能多元利用,杨长利表示,除了提供电力外,核能在清洁供暖供热、海水淡化、制氢等非电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前景。国外已有69台在运核电机组开展了核能综合利用,累积了约750堆年的运营经验。俄罗斯、瑞士、乌克兰等8个国家利用核能进行区域供暖,瑞士贝兹瑙核电厂已为附近居民提供了30多年的供暖服务。2022年11月1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正式投运供热,该项目是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覆盖大连市红沿河镇,惠及当地近两万居民。除了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山东海阳核电站和浙江秦山核电站在保障安全发电的同时,也开展了核能供暖示范。3个项目累计供暖面积590万平方米,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1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8万吨。后续如大规模推广,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全国政协委员 马永生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在接受中能传媒记者采访时建议推动CCUS项目尽快纳入自愿减排机制。

       马永生表示,近年来,我国CCUS技术和项目稳步发展,但相较于庞大的碳排放总量,CCUS项目规模还比较小,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成本很高,限制了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此外,在我国,国家核证自愿减排机制是引导企业发展新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工具,但该机制自2017年起暂停实施。同时,我国已发布CCER方法学200多个,但CCUS项目有关方法学仍是空白。在既无方法学也无交易机制的情况下,CCUS项目经济性难以得到保障,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议将CCUS项目尽快纳入我国自愿减排机制。

       对此,马永生建议如下:

       重启并打造全国统一的CCER市场,让更多碳减排项目参与碳市场,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机制,逐步打造全国统一的CCER市场,充分激发企业开展自愿减排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降低控排企业碳市场的履约成本。

       研究并发布CCUS方法学,从国家层面组织开展CCUS方法学研究或对企业开展的方法学研究进行认定并尽快发布,推动CCUS项目获得碳减排量,提升项目经济性,推动CCUS项目规模化效益化发展。

       参考国际经验出台支持政策,加快完善CCUS行业规范、制度法规框架体系以及技术规范,出台CCUS量化核证国家标准,参考国际经验,探索制定面向碳中和目标的CCUS税收优惠和补贴激励等支持政策。